一个家最可怕的事:父母和孩子活反了

·点击蓝字·关注我们

一个家最可怕的事:父母和孩子活反了

 

学自动自发 做好爸好妈

 

线下采访的时候,我问一个孩子,你心目中“好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”,他说:我想要的是一种阳光型的父母,像太阳一样引领我、温暖我、照亮我,可以让我向阳而生的父母。这个男孩打动我的,是特意强调的这句:“我真的很想要那种一直进步的父母,一直能让我崇拜的父母。”

 

我们很多时候觉得孩子还小,不懂太多,但其实他们早就有自己的判断。他们欣赏那种“富养自己”的父母,尤其是妈妈。一个妈妈,她自身的能量越高,就越会带动孩子。相反,如果一个妈妈自己没有成长起来,而是把太多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孩子身上,效果可能适得其反。

 

其实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层级,父母的能量级别决定了我们对待孩子,是给孩子带去满满的负能量,还是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。

 

一个家最可怕的事:父母和孩子活反了
 

最近,我接到一个妈妈的咨询电话,她不得已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,和老公在外地务工,她在电话里诉说自己的纠结,说自己愧对孩子,每天都在想孩子,和老公的关系也不好。

 

这样的一个妈妈,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岛,孤岛之上垃圾遍地,铺满的是无力、纠结、自责、内耗、痛苦,他的能量级别在灰色地带。于是,当她无力面对自己在生活中没法创造价值的真相的时候,她选择了拿孩子说事,好像这样就能不用去面对自己夫妻生活的一地鸡毛,不用去面对一个成人在社会上该承担的责任,不用面对自己作为一个妻子和妈妈的责任。

 

但是,难道一个留守老家的孩子,不需要妈妈的积极正向的心态,不需要妈妈源源不断的爱与力量,不需要妈妈的阳光和滋养?我们选择让一个弱小的孩子来懂你,来背这个锅,难道我们的心不会痛吗?

 

这样的父母,你有没有想过,当你通过自责悲伤来平衡自己行为上的缺失的时候,你的孩子需要的是你的一通关心的电话,是你的一个温暖的拥抱,更是你一个坚定的信念,妈妈不久就会把你接到我们的身边等等,我们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,但是我们选择了自责,来逃避,让我们看上去那么的爱孩子。

 

我们常说听别人的故事,悟自己的人生。我们能在这个个案中,觉察生活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?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?我和孩子的关系是怎么样的?我又和身边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?

 

我给他们带去的是正面的,积极的影响,温暖他们,照亮他们,还是消极的影响,消耗他们,拉扯他们?我们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太阳,还是活成了一个黑洞?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。

 

孩子就像海绵,他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,也吸收你的生活态度。家对孩子的意义,不该是消耗,而是滋养。我们经常说的家庭教育,不是教育孩子,而是父母教育。父母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,而不是孩子。
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。
取消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