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点击蓝字·关注我们

暑假没过多久,朋友已经大吐口水“受不了”。12岁的女儿天天窝在家,睡到中午,早餐午餐混合吃,两眼无神像游魂似的在屋里晃来晃去。喊他没事看书写作业,应是应了,就是不见动静。一两个小时再看他,她又瘫在床上玩手机。实在忍不住,多唠叨几句,话说重了些,孩子更是理直气壮顶撞起来,“你们大人不还是每天老盯着手机,凭什么老说我!”就这样,朋友被怼到无话可说,一想到假期还那么长,不知道该怎么熬下去,苦恼不已。
多少父母,都觉得孩子一放假就很难管,催他学习他不听,叫他写作业左耳进右耳出,老和自己过不去。说多了,孩子烦,自己也累,怎么教都觉得不对。教育孩子,并不容易,也充满各种不确定性,可结果如何,关键仍在父母身上。
我们父母大部分都是双职工,我们希望孩子我让你去补习班你就去,让你去外婆家你就去,让你去外面玩你就去,我已经筋疲力尽,我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你了,因为我自己够烦的了,你能不能不要给我添麻烦,这是不是我们父母的心声?
因为我们自己也是一肚子的情绪和委屈,一肚子的压力和抱怨,我们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做完,如何去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情况:叛逆,拖拉,厌学,暴躁,早恋等等,对不对?
这次刚放暑假,我的身边有一位妈妈就毅然决然领着儿子外出徒步,去年母子俩走了300公里,今年计划从萧山徒步到黄山。目的很简单,就是儿子青春期情绪不好,暑假爱游戏不爱运动。
身为妈妈,她明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徒步的最佳时期,又累又热,但还是想亲自带儿子出去外面走走,增加见识,看看书本里写的那些风景究竟长什么样?去年这么安排时,儿子有点不情愿;可时隔一年,儿子变得主动,也想行万里路提升自己。看着人高马大的男孩信步闲庭向前迈的模样,我瞬间明白父母教育的苦心。
有时候,父母只需要自觉放下手机,拒绝没有意义的娱乐享受,陪在孩子的身旁,用身教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更好,孩子一定会受到影响和感染。
我办公室的同事,每一年放暑假就提前和大家说:晚上没事别找她,她要陪儿子学习。刚开始我们还不以为然,三年后,就听到她儿子考上复旦的好消息。聚餐时别人邀请她分享育儿心得,她只是简单说了一句:“我什么都不说,也不逼他,就是陪着他,学自己想学的东西,他看到我那么认真,自然也就不敢懈怠了。” 我举这两个例子,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,看似我们的孩子身上一堆的问题,其实是我们自己这个容器不够大,不够稳,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每个阶段的问题还不一样。 为什么别的妈妈可以有时间陪孩子徒步?那是因为她合理的安排了自己的工作,把陪伴孩子这件事情当成头等大事最对待;为什么别的妈妈可以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学习?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爱学习,自律的,上进的妈妈;为什么别的孩子就和我家的孩子不一样,因为他的妈妈和孩子的妈妈不一样。这就话有点扎心,但确是真相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板,只有教育好自己,不断成长,孩子才会潜移默化中慢慢变好,变自信,变积极主动,真正爱上学习。陪孩子脚踏实地努力向前,不仅是父母最好的爱,更是父母此生最大的自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