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有这4个“小癖好”,将来智商情商都不低,父母千万别急着纠正

家有神兽,你和孩子的相处状况是不是也这样:前三分钟“母慈子孝”,相处一会儿,“如果我有罪请用法律制裁我,而不是让他来折磨我”……

很多家长的心情,都在随着孩子的表现大起大落,为什么会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落差呢?无非是被孩子身上的一些“怪癖”弄烦了,搞怕了。

-我家孩子就跟个“话痨”一样,一天到晚问问问!

-为啥我家孩子看到我干啥,都要学呢?好烦人!

-让干点啥,磨蹭半天,最后给我说“不敢”!

-孩子“拆家”怎么办?毕竟苹果笔记本挺贵的!

……

家长们总习惯把孩子们的这些行为看成“臭毛病”,这真的是毛病吗?实际上,孩子的这些“怪癖”是智力飞速发展的表现。

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4个“小爱好”,将来智商情商都不会低,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纠正。

 

01

癖好一:特别爱说话

邻居王姐最近被幼儿园老师“约谈”了。老师委婉地说,她4岁的儿子小宇“太爱说话”,上课总跟旁边小朋友聊天,甚至在老师讲故事时也总是忍不住提问:

– “山里为什么会有动物?”

– “为什么只有森林里有动物呢?”

-“土地是怎么出来的?”

“这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啊?”王姐焦虑地问我,“回家也一刻不停地说,连玩积木都要自言自语编故事…”

许多家长不知道,这些常被贴上“问题”标签的行为,恰恰是孩子智力与情感蓬勃发展的珍贵信号。

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早指出,语言处理是孩子大脑最早发展的技能之一。

当孩子喋喋不休时,正在锻炼口齿表达、逻辑组织、想象串联、情感表达等宝贵能力,每一个句子都是大脑飞速运转的成果。

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也说:“孩子的能力是在跟人沟通中提高的,包括语言表达、逻辑思维、沟通交流以及情商的培养和发展,都是基于此而逐渐发展。”

其实,孩子在说话时,大脑也在高速运转,思考接下来要说什么,如何组织语言表达出来,这样的孩子,往往逻辑思维能力很强。

而且,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总能得“人心”,嘴巴甜,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。

所以作为父母,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,多一点耐心,认真倾听孩子,并给予回应。

平常让孩子知道什么该说,什么不该说,并教导他们一些说话的礼仪,便能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如虎添翼。

 

02

癖好二:喜欢搞破坏

闺蜜前几天差点”暴走”——原因是3岁儿子偷偷用彩笔把家里白墙画了一幅”大作”。

闺蜜气得发抖,而小家伙却无辜地眨着眼:”妈妈,我在画彩虹桥呀!”

很多我们眼中的”搞破坏”、”太闹腾”,恰恰是孩子智商与情商双线发展的绝佳表现。

别急着训斥,你嫌弃的这些小行为,可能是孩子珍贵的发展机遇!

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。”

很多孩子搞破坏的行为让家长头疼不已,其实,在“拆”东西的过程中,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。

敢于动手探索的孩子,才能积累到更丰富的感官体验,形成自己独有的思考方式。

如果你家孩子有喜欢乱拆东西的“小爱好”,不要急着阻止他们,可以给他们腾出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。

让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,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商发展。

 

03

癖好三: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

小区里7岁的恬恬总爱躲在飘窗角落,用积木搭建只有自己能够看懂的城市。

妈妈曾担心她不合群,后来陪女儿参加”少儿创意大赛”,女儿竟然以自己设计的“城市雨水循环系统”拿到了创新奖。

生活中这样的孩子有很多,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,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,也不爱和人交流。

其实,喜欢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孩子,并不是自闭或是孤僻,而是专注力强的表现。

就好比学习和思考,只有注意力集中,才能避免上课走神、成绩下滑、写作业拖沓等坏习惯。

爱因斯坦童年也是如此,他总是一个人待着,不和小朋友玩,他不喜欢孩子们玩的打战游戏,也不喜欢坦克、军车、刀具枪械等玩具。

即便是家里来了客人,都不会主动说话。

但是爱因斯坦的“木讷”,并没有成为他成功的绊脚石。

他善于思考,把自己全部的时间与精力,花费在科学研究上,并通过不断努力,完成了伟大的科研创举。

作为父母,要允许孩子独处,允许孩子不合群,不要轻易打扰孩子的独立精神世界。

要知道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宇宙,与世界交流的方式都是不同的。

而一个善于独处、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,往往更能发现自我,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。

 

04

癖好四:特别贪玩

当孩子沉迷嬉闹、不愿回家,家长总会焦虑”不懂规矩”、”耽误正事”……其实我们低估了游戏背后的认知能力!

李玫瑾教授曾说过:“会玩”的小孩往往更优秀,学习成绩更好。

因为在游戏过程中,身体会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、血清素。

这些物质会让孩子心情愉快,还能让大脑快速运转,学习时更能够触类旁通、举一反三。

人工智能计算机围棋程序“阿尔法狗”背后的创造者戴密斯·哈萨比斯,也是从小就喜欢玩,一开始对围棋着迷,后来又对计算机编程着迷。

因为对玩的执着,才促使他一路学下去,一路玩下去。

要知道,爱玩是孩子的天性,也是孩子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**径,是孩子自我探索的重要时刻。**在玩耍中,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育儿专家王人平曾直言:孩子的学习本质,其实就是“玩儿”。

会玩的孩子,学习起来专注度更高,大脑更活跃。

所以,当孩子偶尔“贪玩”时,尽量不要阻拦,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,允许孩子去玩耍、去跑跳。

这不仅是给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机会,也是给了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。

图片

写在最后:

苏霍姆林斯基说: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,独一无二的世界。”

有的孩子像太阳一样,热烈明亮、活泼好动;

有的孩子像月亮一样,温柔皎洁、安静美好。

每个孩子都带着独特的密码来到世间,有些天赋以“缺点”的姿态隐藏。

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行矫正,而是读懂行为的背后的。

理解和悦纳每一个孩子的不一样,关注并呵护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需求,然后允许他以自己独有的姿态绽放。

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,找到心之所向,肆意奔跑在理想之路上!

本文转自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nBvNq1r-5ecFRPhM-hdXA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。
取消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