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想爱他了?(深度解读)

我们习惯去爱那个“想象中完美的孩子”,

却未曾真正学会如何去爱那个“真实存在的孩子”。

图片

嘿,我是coken。

看完很多读者困惑留言,索性执笔一口气写完。

孩子越大越不想爱她了,一篇午间随笔而已!

这种变化的本质,恰恰揭示了父母对孩子之爱的真相——我们原以为无私而坚定的爱,实际上却充满了自身欲望、投射与执念的影子。

当孩子不再满足我们心中的“理想形象”,不再给予我们熟悉的掌控感,我们对他的爱,也逐渐显露出脆弱的一面。

回避这个问题并不能解决困惑,只有直视内心,才能真正理解爱的局限,重新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不断成长、独立、甚至疏离的孩子。

1

小时候的孩子,软软的,胖胖的,小手握在自己手里,小脑袋枕在自己肩膀上。

他需要我们,依赖我们。

我们说东,他不会往西。

那时候,我们的爱顺畅而自然,因为那种爱伴随着绝对的掌控感和满足感。

孩子逐渐长大,他的想法越来越多,主意越来越硬。

原本乖巧的小天使,逐渐长出了个性甚至锋芒。

青春期的时候,父母发现曾经熟悉的孩子竟然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,不听劝告,拒绝管教,有时甚至激烈反抗,我们的心一下子跌到谷底。

这种情形下,我们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,控制欲望被狠狠戳破。

于是我们慌了,焦虑了,甚至开始逃避这种无力掌控的局面,而内心自然升起的排斥感,很容易误以为是“不想爱”。

其实我们不是不爱孩子,而是失去了对孩子的掌控而惶恐不安。

我们没做好准备去爱一个不再百分百依附于我们的孩子。

很多时候,我们爱孩子,并不纯粹是因为孩子本身,而是夹杂了许多自我投射。我们总幻想着孩子能活出自己曾经渴望却未曾实现的人生:考试成绩出色、事业成功、光宗耀祖……总之,他要成为我们内心的骄傲,要成为“别人家”的孩子。

但现实往往很残酷。

孩子的个性、能力、选择,常常和我们的期待南辕北辙。

小学时考试满分的孩子,初中忽然掉进了中等甚至偏下;原本乖巧的孩子忽然变得叛逆、顶撞、拒绝沟通;甚至曾经充满天赋的小朋友,长大后却表现得平凡无奇。

越是这样,我们越感觉失望,甚至感到羞愧和挫败。

孩子越真实,我们就越无法接纳这个“真实”,于是爱渐渐被失望和责备取代。

我们开始觉得越来越难爱他了,其实是越来越难爱那个与期待不符的现实。

2

曾经读过一句话:“孩子是父母内心深处的镜子,越长大越清晰。”

小时候的孩子,缺点与问题尚不明显,父母可以轻松地将他看作完美无瑕的天使。

但随着年龄增长,我们开始惊讶地发现,孩子那些让我们恼怒的缺点,竟然就是自己身上最讨厌的影子:敏感、多疑、懒散、拖延、暴躁、逃避……

我们越试图回避的问题,越会鲜明地出现在孩子身上。

这种心理冲击尤其让人难受。

因为我们原本希望孩子可以比我们更好、更强大,然而现实却将我们自己最不愿承认的弱点放大后还给了我们。

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产生的那种厌烦,不是因为孩子变得糟糕,而是因为我们难以接纳那个充满缺陷的自己。

孩子的长大,从本质上是一场不断远离我们的过程。

从刚出生那一刻起,他就一步步地、坚定地离我们越来越远。

我们对于这种疏离感,其实毫无准备。

孩子的独立越明显,我们内心失落的感觉就越强烈。

潜意识里,我们会为了逃避这种失落而提前疏远或排斥孩子,因为我们害怕最终彻底失去他。

心理学家鲍尔比提出的“依恋理论”指出,父母同样也有依恋需求,孩子独立后的抽离,其实会严重伤害父母的自我价值感。

这种情感创伤往往表现为一种消极的防御:不想再继续深深爱孩子,试图通过“不爱”来保护自己免受离别的痛苦。

3

真正的爱,从来不是占有和控制,而是尊重、接纳和支持。

越大的孩子越需要我们重新定义“爱”的内涵:学会放手、尊重他的选择、接纳他的独特、允许他的失败和挣扎。

我们需要放下那些沉重的期待与执念,用更成熟、更柔和的心态去和孩子相处。

人一生最艰难的事情之一,就是去真正爱一个逐渐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人。

作家余华曾说:“生命本来就是一场逐渐告别的过程。”

而对父母来说,和孩子的关系恰恰体现了这一点。

我们要努力学会不再期待孩子用表现、成绩或成就来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和控制欲;而是去欣赏他作为独立个体成长的每一步,哪怕有挫折、有失败、有失望,但那才是真实的生命本身。

这场亲子关系的修行,注定艰难,但却值得我们终身去学习。

每当我们觉得孩子“越大越不想爱他”时,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:我们是不是又陷入了控制的执念、期待的落空、自我弱点的恐惧、或对离别的逃避?

写在最后

真正的成长,就是允许孩子成为孩子,允许我们成为不完美但又不断成长的父母。

这种成长,或许才是亲子关系中,最值得珍惜、也最值得付出的“爱”。

 

本文转自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clQBW0P56R1n6CAjfjFlQ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。
取消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