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如何不被“考前焦虑”裹挟?三招助你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!

期末考试临近,你是否也陷入这样的状态——
 
反复检查孩子铅笔盒是否备齐、三更半夜还在查”补脑食谱”、一遍遍追问“复习得怎样了”?
 
这些看似“负责”的行为,实则是焦虑的无声蔓延。
 
明明是孩子的考试,却成了家长的“情绪过山车”。 我们忧心忡忡,辗转反侧,仿佛坐在考场中的不是孩子,而是我们自己。
 
当焦虑蔓延至整个家庭,我们是否思考过:这份沉重的情绪,究竟是谁的课题?
 
01
家长的焦虑表现有哪些
 
我们先来听听一位家长的真实心声:
 
“考试前这几天,孩子总是复习到很晚。有时候孩子说要先睡一会儿,让我凌晨两点叫他起来看书,我就从晚上一直坐到凌晨两点,根本不敢睡,担心睡过了头耽误孩子看书。
 
等孩子起来了,我又开始担心他晚上学习会不会饿,早上能不能起得来……”
 
这类行为就是家长考前焦虑的一种典型表现:对孩子格外殷勤和小心,说话不敢大声,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学习考试。
 
家长如何不被“考前焦虑”裹挟?三招助你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!

 
看到这里,可能有些家长会说,“还好我没有这种焦虑的行为。”
 
其实不同家长的焦虑表现并不一样,除了上面这种“温和型”家长,以下这些情况也是家长焦虑的表现,快来看看您有没有中招?
 
· 控制型:喜欢“强推”孩子,比如孩子回到家想先休息一下,家长忍不住就发问,“怎么还不去复习?”
 
· 唠叨型: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对孩子唠叨和说教,不管孩子有没有听进去——“复习完了吗?”“上课要注意听讲!”“你就是不刻苦,老惦记着玩!”
 
· 回忆型:这些家长喜欢忆苦思甜——“我们当年比你们这条件差得多了,你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,还不努力……”
 
· 恐吓型:用严厉的言语威胁孩子——“考不好你过年就不要出去玩了!”“低于xx分以后就不准玩手机了!”
 
家长如何不被“考前焦虑”裹挟?三招助你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!

 
如果家长反复出现上述这些行为,那么就要反省一下——
 
自己是不是过于焦虑了?
能做些什么缓解自身焦虑?
 
02
当父母的情绪越过边界
 
想要缓解自身焦虑情绪,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根源:
 
1)情绪混淆:把孩子的挑战当作自己的战场
 
当孩子数学题卡壳,你心头一紧;孩子嘟囔“怕考砸”,你整夜难眠——孩子的压力如同水中波纹,而家长却成了吸附全部的海绵。
 
查尔斯·司布真曾说过:“焦虑不会明天消除它的悲伤,但今天只会消耗它的力量。”当我们把孩子的挑战全盘背在自己身上,消耗的正是孩子最需要的情绪能量。
 
家长如何不被“考前焦虑”裹挟?三招助你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!

 
2)控制错觉:误以为干预越多结果越好
 
从抢过复习计划表亲自安排,到不断检查背诵结果,家长常因恐惧失控而过度干预。
 
心理学中的“自我决定理论”指出:真正的学习动力源于内在自主性。 当父母如“直升机”般盘旋头顶,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翅膀便被悄然剪断。
 
考试本是孩子学习自我管理、应对压力的重要训练场。当父母被焦虑驱动,不断提醒、催促、代劳,便会无意中剥夺孩子发展自主调节能力的关键机会。
 
斯坦福有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叫“花盆效应”——过度保护的环境,将阻碍成长型思维的形成。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保护伞,而是在风雨中练习撑伞的机会。
 
03
家长如何缓解考前焦虑
 
缓解焦虑第一步:调整心态
 
家长不想把焦虑传递给孩子,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 
家长需要认识到考试只是衡量孩子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,而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唯一因素。保持平和的心态,理性看待考试成绩,有助于减轻自身的焦虑。
 
此外,建议家长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。
 
在面对家长过高期待、过度约束的情况下,许多孩子会倾向于与家长对着干。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,还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,影响彼此的感情。
 
作为家长,我们只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他们支持就好,剩下的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、去发展。
 
家长如何不被“考前焦虑”裹挟?三招助你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!

 
缓解焦虑第二步:重视陪伴的过程
 
考试结果虽然无法掌控,但复习备考的这段过程却掌握在孩子和家长的手中。
 
考试前的这几天,家长们不妨思考一下:我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?
 
· 有些家长会选择陪伴孩子一起复习;
· 有些家长会选择给孩子做一些好吃的;
· 还有些家长会选择在孩子疲惫时,带着他们出去散散心、做做运动……
 
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,在孩子备考过程中,家长的关爱和陪伴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鼓励。
 
缓解焦虑第三步:多听多看多反思
 
如果家长还是感到特别焦虑,觉得孩子考试前这段时间特别难熬,那么不妨试试在空闲时约上一些同龄的家长,聚在一起“吐吐槽”“诉诉苦”,感受一下其他家长面临的压力和困难。
 
在倾听其他家长的经历后,您可能会发现,自己所承受的压力并非特例,其他家长同样面临着相似的困境。
 
同时您也要借鉴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,重新审视自己曾感到焦虑和纠结的问题。通过反思总结,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法陪伴孩子,让他们在备考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。
 
家长如何不被“考前焦虑”裹挟?三招助你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!

 
教育不是一场你追我赶的竞赛,而是静待花开的过程。
 
当家长放下焦虑,温柔而坚定地守住情绪边界,给予信任与支持,孩子反而能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。
 
希望各位家长都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积极化解期末考试季带来的焦虑,以平和的心情陪伴孩子度过这段重要的时光!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家庭教育辅导老师
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。
取消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