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岁的女儿窝在被子里,上学快迟到了,却仍倔强地不肯起床。
这样的”晨间战争”已经持续了很久。
回忆这段经历时,曾妈妈的声音仍有些心酸。
曾妈妈,一位来自上海的十岁女孩母亲,回忆起半年前的日子,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与无奈。
那时的她,正深陷家庭泥潭——
“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就像打仗。”曾妈妈回忆道,”至少要叫七八次,最后都是靠吼才能把她从床上拽起来。学习也拖拉,对手机更是极度迷恋”!
严重的时候,曾妈妈会拿起衣架。

越暴躁,和孩子的关系就越紧张。
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整个家庭都笼罩在低气压中。
明明她已经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孩子教育与家庭操持中,然而事与愿违,越是用力,情况却越糟糕。
怎么办才好?
黄导的课让曾妈妈深受触动。
学习归来后,曾妈妈开始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。
首先是情绪管理。
“我现在会先深呼吸,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,,情绪变得稳定很多,”曾妈妈说。
当她能够心平气和地沟通时,孩子反而更愿意配合了。
其次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。
曾妈妈不再事无巨细地管控,而是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。让她惊喜的是,女儿渐渐学会了自我管理了。
“现在她每天自己定闹钟起床,闹钟一响她就能立马起来”,曾妈妈欣慰地说,”最近期中考试,她还主动制定了复习计划,周末每天都花两个半小时自己去复习,认真得让我感动,我觉得我一个大人让我做件什么事两个半小时,中间不要去休息,我都做不到。”
不仅如此,曾妈妈经常会把自动自发的思想运用到丈夫身上,夫妻关系也极大改善了。
“我发现我的先生改变也是特别的大,和老公可以说是重回初恋甜蜜期了”,曾妈妈笑着说,”每天家里都是欢声笑语,氛围轻松多了”。

她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;二是教育理念的转变;三是沟通方式的优化。
这三方面的进步共同促成了家庭的积极变化。
在这里,我们想对其他家长说:
1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再处理问题
2、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
3、夫妻教育理念要保持一致
4、专业指导很重要,不要闭门造车
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强大的内驱力,自觉自律地生活、学习,殊不知,孩子的内驱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能量场决定的!
在我们自动自发的课堂里,像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——从争吵不断到和谐相处,从焦虑迷茫到自信绽放,在黄导课堂找回幸福的案例已有450万个。

如果您也正经历亲子“战争”
夫妻沟通困难
婆媳关系紧张
家庭氛围压抑
立即私信我们或评论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