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样的画面,是不是很熟悉? 我们总说”为了孩子好”,可孩子的感受,真的被看见了吗?
害怕孩子将来过得不好,所以现在拼命”安排”。
但问题是——父母的焦虑,不该让孩子来承担。
孩子不是父母的”作品”,更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。他们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喜好,甚至有自己的”人生节奏”。 真正的爱,不是控制,而是尊重。
习惯了被安排的孩子,长大后反而不会做决定。
长期被否定的孩子,会觉得自己”不配”选择。
压抑太久的孩子,要么变得叛逆,要么变得懦弱。
如果一个人长期被剥夺选择权,他就会真的相信自己”什么都做不好”。
很多孩子长大后,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(比如选专业、找工作、谈恋爱),第一反应不是”我想要什么”,而是”我爸妈希望我怎么做”。 这样的孩子,真的会幸福吗?

比如,孩子不想上兴趣班,父母可以问:
“你为什么不想去?”(了解原因)
“那你喜欢做什么?”(尊重兴趣)
“如果试一段时间还是不喜欢,我们可以换。”(给予选择权)
孩子感受到被尊重,才会愿意沟通。
自动自发思想中里提到一个观点:父母要做的不是”替孩子解决问题”,而是”帮孩子学会解决问题”。
比如:
让孩子自己安排作业时间(培养责任感)
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(培养自主性)
在孩子遇到困难时,不是直接给答案,而是问:”你觉得可以怎么做?”(培养独立思考)
父母越敢放手,孩子越有主见。
爱不是控制,而是:
– 倾听,而不是”你必须听我的”;
– 尊重,而不是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”;
– 信任,而不是”你不行,我来”。
真正的爱,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,而不是父母期待中的样子。
所以,如果你真的爱孩子——
请少一点”为你好”,多一点”你开心吗?”
少一点”你必须”,多一点”你觉得呢?”
少一点控制,多一点信任。
自动自发教育思想正是这样一堂系统的家长成长的课程,通过课程及陪伴,帮助父母超越自己本能的教养方式,帮助家长真正的读懂孩子,会爱,才是真爱。
这种转变不但解放了孩子,也解放了父母自己从无尽的焦虑和控制中解脱出来,体验到陪伴一个生命自然成长的纯粹喜悦。
会爱,才是真爱,做一个懂孩子的家长,用科学的方法表达爱,让爱不再成为枷锁,而成为孩子翱翔的翅膀。